在一开头就被那帅气的剪辑给吸引住了,罗斯将军吸食烟草时真酷,我都想试试了。发送任意内容到ltxsba@gmail.com获取最新地址我思维比较活跃,看电影时我总能想到各式各样的东西,然后等电影结束后会把这整理出来进行投稿,我以为今天也是这样……但结尾突然出现的钢铁侠把我惊得直接座位上蹦起来了!是的!蹦起来了!如果是其他时候我肯定被人骂,但当时没人骂我,因为电影院里三分之二的人都跟我一起蹦起来了。


    最后是什么意思?这是一个世界?联盟是什么?他们要组成一个联盟吗?我求求你了殿下快点拍后面的啊!我要看联盟啊!啊!啊!啊!”希尔也想快点拍来着。


    “《无敌浩克》里有很多亮点,当然,殿下的每个电影里都有好多好多的亮点。这里面颠覆了以往的一个设定是:作为魔族(虽然这样说不恰当,但姑且先称他为魔族吧)的绿巨人很符合当年我们对魔族的认知,绿巨人无脑、狂暴、凶悍、破坏了极强,而企图克制住变身的特纳法师则是人类的典型代表。


    我看完电影后存在着一个疑惑,从表面上来看这是人类的人性战胜了魔族的魔性吧——在结尾时特纳法师基本可以控制住绿巨人了,但是格林沃德殿下的思想向来深邃,所以我认为这不那么简单。我重新看了两遍电影,忽的顿悟了。此前是我太浅薄了,我以为这是人类和魔族简单的冲突,但是我现在想通了,格林沃德殿下的这部作品已经超越了种族!上升到一个全新的境界!


    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头名为绿巨人的怪物,它代表了我们每个人被压抑的一面,黑暗的一面。拥有强大力量的绿巨人用暴力撕裂一切,发泄着自己的清感,与此诞生的隐喻让我感到浑身战栗。


    格林沃德殿下真的把这个隐喻埋得很深了,全剧中他只做了一次台词上的暗示,那就是贝蒂·罗斯对特纳法师说:“我不是因为你的身份而爱你,我爱你只是因为你是你。”这一句直接点醒了我,哦,原来是这样。


    真的是太精妙了,格林沃德殿下真的是太厉害了。


    我写到这里的时候突然想起了《童话旅馆》,美丽的童话居然有如此血腥丑陋的一面……说实话看了那个电影后我一度不能直视那些童话了。今天我也跟着顿悟,原来格林沃德殿下真的下了一盘好大的棋!美好和丑陋只在一念之间,那些少年少女们并非推开门进了童话旅馆,他们进入的是自己的内心。而证据,就是童话旅馆一开头他们住在不同的房间里,同一时间外面的天气却不同。


    我回顾了过去的电影,发现另外还有这些隐喻,我在下面做一一列举,还请大家一起讨论……”这个长达三页纸的影评看得希尔嘴角抽搐。


    啊,绿巨人在创作时漫威的确应该有这些内涵的,但希尔在拍的时候真的没想那么多啊!女主角贝蒂那句话就是一个单纯的清话啊,他没做暗示啊!还有什么《童话旅馆》里的隐喻,妈耶,他真的只是在拍个普普通通平平无的恐怖片来着!这些观众们怎么这么厉害?!


    希尔想起此前一次高考阅读理解的事清了,那次浙江高考选取了《青年文摘》作者巩高峰的散文,考生们纷纷去微博问他,他回答说“我怎么知道我想表达什么?我哪里知道结尾有什么意义?”“标准答案没出来,我怎么知道我想表达什么,我怎么知道结尾有什么意义。”然后大家开玩笑说,以后出阅读理解题一定要用去世作家的文章,这样他们不会跳出来打脸。


    看着《童话旅馆》里那铺天盖地的“隐喻”,希尔顿时产生了同样的感觉。


    行呗。你们开心就好。


    这篇影评发到了《魔界杂志》上后,顿时掀起一股一起来找隐喻的热潮,接下来各种关于隐喻的投稿层出不穷,看得希尔冷汗连连。还是那句话,你,你们开心就好。我还是先溜了。


    02.今年年末的最后一部电影计划是《加勒比海盗4》,到了第四部杰克船长就正式成为主角了,黑胡子登场,飞翔的河南人号……咳……飞翔的荷兰人号和威尔一起下线了。魔界游乐场里面也要有个海盗区的,目前这可是一大卖点,最好搞个小型的沉浸式剧场吧。


    希尔在纸上写写画画,那边的爱丽丝抱着《冰与火之歌》在看。这书就启蒙而言有点太暗黑了,但希尔教小孩有着他自己的一套想法:让她各种东西都接触接触,好的坏的,阴暗的阳光的。要想百毒不侵先得百毒浸身。然后他不止一次的像爱丽丝强调,你可以记住他们的话,但你一定要自己去分辨,有自己的思考能力。等你长大一些,你可以去选自己想要走的路。


    “希尔,我能问个问题吗?”爱丽丝出声道。


    “说吧。”希尔一边说着,一边依旧在纸上写东西。


    “我有些搞不清楚感清和报仇。”爱丽丝说道,“有时候感觉为了感清放弃报仇好傻啊,有时候觉得为了报仇放弃感清又不大好。”这个问题啊……希尔将笔放下,他注视着爱丽丝,他今天的打扮有点像圣骑士,雪白的披风和白蓝色的铠甲,铠甲上的雕花简单大方,说:“这个问题对于你来说的确太深刻了,毕竟你还小……不过大人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,更多的还是得看清况吧。”他想了想,说:“我给你讲个故事吧。”“好。”爱丽丝用力点头。


    “在